第249期:《广钦老和尚开示录》《朝山途中的雨》(2012年11月16日)
2012-11-19 13-33-04 来源: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作者: 点击:次
【沙龙编排】
1、19:00—19:10(10分钟) 【正觉快讯】----(主持人:吉浩)
2、19:10—19:43(33分钟)《广钦老和尚开示录》(第5辑)----(主持人:妙翔)
19:43—19:46(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3、19:46—20:09(23分钟)《佛经故事》(第30辑)----(主持人:吉安)
20:09—20:12(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4、20:12—20:28(16分钟) 法师开示《朝山途中的雨》----(主持人:妙翠)
20:28—20:33(5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5、20:33—20:52(19分钟)《地藏菩萨感应事迹》近代卷----(第64辑)(主持人:妙丰)
20:52—20:55(3分钟) 休息、大家发言分享学习体会
6、20:55—21:00(5分钟)亮点《灯火相传 福慧相伴》----(主持人:妙皿)
【正觉快讯】
1、山东省博山正觉寺“释仁炟法师三步一叩朝礼九华山圆满大回向法会”通启http://www.zhengjuesi.net/shownews.asp?news_id=1160
博山正觉寺释仁炟法师以七十岁高龄,于2011年3月25日(农历二月二十一,普贤王菩萨圣诞日)起香朝礼九华山以来,三步一叩走过了齐鲁、拜越了江苏、进入安徽,即将于2012年12月上旬到达九华山。历时近两年,拜程两千余里。
在仁炟法师悲愿感召下,广大善信参与了法师倡导的“同愿同行 一起朝山去”的共修朝圣活动,礼拜地藏王菩萨、称诵地藏王菩萨圣号、诵持《地藏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或者到朝山现场跟随法师一起朝拜,即将圆满。
为此,山东省博山正觉寺定于2012年12月9日至15日(农历十月二十六至十一月初三),隆重举行 “同愿同行——三步一叩朝礼九华山圆满大回向法会”地藏七。法会期间,每日礼拜“地藏忏”,每晚施放瑜伽焰口,超度朝礼九华山途中一切幽冥界众生;超度所有参与过“同愿同行 朝礼九华山”活动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仁炟法师朝山的善信们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等。并回向十方法界,愿诸有情,业障消除、身心安泰、福慧增长、早证菩提;祈愿世界和平、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安乐。
咨询电话:0533-4208918、13455361731
2、博山正觉寺 朝山圆满回向法会 大悲大愿 拔苦济生 灭罪增福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0.84.iUSZuj&id=21035952196&
3、仁炟法师朝山一行拜越长江http://www.zhengjuesi.net/shownews.asp?news_id=1159
今日,释仁炟法师朝山一行已经拜越长江,抵达长江南岸,进入了九华山所在地——池州。目前,朝山队伍距九华山约五、六十公里。
2011年朝礼九华以来,仁炟法师三步一叩走过了齐鲁、跨越了江苏,进入安徽。今日拜越长江,是朝礼九华路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2012年11月9日,凌晨6:23,弥漫的大雾中,仁炟法师叩拜在长江的枞阳江堤上。叩拜4段之后,到达长江桂家坝汽车轮渡码头,朝山队伍要过长江了!但轮渡因大雾停运,朝山一行租了一辆渔船,开始了在“长江上”的叩拜。上午9:00时登船,船在江中缓行,仁炟法师在渔船上完成了第五段的叩拜。15分钟后,渔船抵达池州汽车轮渡码头,下船后法师继续叩拜了两段,结束了今日的叩拜。
九华山在望,祝愿仁炟法师朝山一行顺利圆满!
4、新正觉网开通试运行了http://www.zhengjuesi.net/shownews.asp?news_id=1154
博山正觉寺官方网站:正觉网,经过一段时间改版,新版的正觉网正式与大家见面,从即日起开始试运行。试运行期间,新版和老版正觉网都可以登录浏览。新网期待您的支持和关注,欢迎您对新网的
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来信请发:zhengjuesi@163.com)。
老版正觉网网址:www.zhengjuesi.net
新版正觉网网址:www.zhengjuesi.org
仁炟法师开通新浪微博啦,微博名称:@释仁炟,地址:http://weibo.com/srenda,欢迎关注,同沾法益。
5、内心的一次大扫除http://www.zhengjuesi.net/showpilgrimage.asp?news_id=864
【编者按】:祝开滨,北京大学特聘教授,经济管理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MBA核心课程教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中国食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山东省博山正觉寺2012大学生禅修夏令营总策划兼总督导。
清晨三点开始随师父朝山。
师父啊!您朝了五台、又朝九华,试问这样坚忍为哪般?想起昨晚还和其他师兄为一些小事而争执,弟子心中真的很惭愧!
6、仁炟法师开示:禅宗最重视的是真修实证http://www.zhengjuesi.net/showjs.asp?js_id=473
不要把禅宗落入口头禅,随机逗趣固然很好,如果不重视参禅打坐、真修实证,整天在言词语句上用心思,对于修行将好无益处。近几百年来禅宗逐渐走向衰微,与口头禅盛行不无关系。
禅宗最重视的是真修实证,来不得半点虚伪。要脚踏实地,同时还要严格持戒,修持才能有所长进,切记不可以愚痴狂慢。个别人在修行的路上稍有一些进步,便得少而足,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会容易堕入魔道。大家一定要慎之又慎。
7、想要健康多吃菇 9种常见野生菌营养价值高http://bbs.zhengjuesi.net/dispbbs.asp?boardid=20&Id=21327
野生菌类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富含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的特点,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冬季吃野生菌类不仅饱了口福,又有养生功效。列举9种野生菌类和他们的营养价值,让大家健康饮食。既保口福,又能养生。菌类食物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富含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的特点,冬季吃野生菌既饱了口福,又有养生的功效。
菌类的蛋白质含量大大超过其他普通蔬菜,同时避免了动物性食品的高脂肪、高胆固醇危险。
菌类含有多种维生素,铁、锌、铜、硒、铬含量较多,经常食用可补充微量元素的不足。
8、解富贵荣华 破千万烦恼http://bbs.zhengjuesi.net/dispbbs.asp?boardid=8&Id=22010
“人生”这两字看来很简单,但是最复杂的就是人,例如生老病死的过程中,有很多事无法理解,还有人我是非等人事问题,这都是烦恼。人的内心烦恼重重,可是又摸不着,明知要改善,但是不知以什么工具去改造。原本很简单的人生,却演变成非常复杂的人事,造成痛苦、烦恼,这都是起因于复杂的心态。
同样是人,但每个人有不一样的环境,有的人环境非常富有;有的是小康;也有些人非常贫困。学识的高下也是差异很大,因外在条 件的不同,所以,让人产生种种分别心。由于分别心的影响,有些富有或学识高的人就产生贡高、我慢之心。反之,有的贫穷、低学历者,就有卑劣烦恼之心,这种种现象在社会中,自然会形成人我是非,结果天天造业、累积烦恼,使人生越来越复杂。
佛陀曾向弟子们说,人生是烦恼的病源,看开了其实什么烦恼都没有!可是,凡人偏偏要往烦恼的方向去钻。大家必须了悟富贵、学识全属虚幻。
9、福报要省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故事)http://bbs.zhengjuesi.net/dispbbs.asp?boardid=8&Id=22022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大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的险事,让他刻骨铭心,并把这件事与“福报”联在一起思考,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学之中,并警示终身。南大师少年时遇上的这件事,对他的一生都有着极大的警示。他不是仅仅当着惊险一遇而过,庆幸自己命大。而是把这个惊险上升到人生的教训,牵挂在自己的一生之中。一辈子为人处事都是把自己放低了,再放低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他都是同心同情同等对。哪怕是从名声鼎盛到如今,学识经历如茫茫森林一样的浩瀚,品养道德似须眉山一样的神圣,他仍然更是注意把自己在社会上行走的姿式和精神状态揉和成了一个普通人的面貌。一生修行。修得了“福报”,也是要慢慢用、省着用的。
10、殊胜稀有 博山正觉寺 万佛大雄宝殿观音菩萨八十八法相整尊装金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0.80.xXuPoK&id=8404510344&
观世音菩萨示现的八十八尊法相来自于《大悲咒》的八十八句,每一句都是一尊观世音菩萨的变相,每一尊变相都是观世音菩萨慈悲护世的法相显现。
八十八尊法相圣像高0.6-1米不等,香樟木精雕并装金,供奉款:1万元人民币/尊,装金费用:6千元人民币/尊。
【主题学习】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
★出家人衣食住要能淡泊,眼假裝不見,耳假裝不聽,像個傻人,這樣修下去,韋馱菩薩會擁護你,你到何處,人見如佛,建道場馬上有人擁護。
★菩薩要度眾生,要先廣結人緣,看到信眾要打招呼,但不要攀緣,不要貢高我慢:我是出家人,你們是在家人。我們要知道吃、住、穿生活的一切費用,皆是施主供養的。
★以後師父不在,不用煩惱,只要聽師父的話,念佛修苦行,於六塵好與壞,不用執著,要隨緣。
★能在一天當中,平平靜靜念佛、拜佛、做事,沒有發生過失就好,不要想做什麼,無過便是功。
★要做一位菩薩,不可自己好就好,別人管他死活。應把別人看得重要,自己沒關係,要利益他人,若只利益自己,無明煩惱就會一大堆。
★以前大陸叢林只要有人犯錯,知客師也不用多說,把你姓名寫於布告欄上,你自己看了就得走路。現在知客師說你,你還會和他吵架,真是差得遠。
★以前飯菜都很簡單,煮羅漢菜,而今講究吃,出家眾比世俗人吃得好。
★以前在大陸叢林,到外參學,東西亂放,才不管是誰的,一律沒收,若想找回來,須求知客師。
★做事情要用頭腦去思考,不要人家說這樣做,就一成不變地去做,要有判斷能力,否則豈不就同一只傻狗,人家丟了一個石頭,它不知丟的是什麼就跟著去撿。
★要惜字紙,有字的紙,不要糟蹋,要拿去燒,這也是一種美德。
★拿筆的大博士,雖有學識,但不見得就有得吃,拿大筆(鋤頭)的只要拿得穩,一定不愁吃的。
★做事要有耐心,把環境擦洗乾淨,也同樣要把自己的心洗滌清淨,邊做事邊念佛,不要放逸,不讓它(意識)跑走了,才能達到身口意清淨。
★打妄想或煩惱時,要趕快停止,繼續念佛,如妄想繼續打,就不要去管它,還是要念佛,才不會退失道心。
★我們這假體難免有病苦,但這屬小病,有妄想貪嗔癡才是大病,有妄想,我們還要繼續輪迴,生死就不能了,為了保持臨終的正念,我們平常就要多服“阿彌陀佛”的藥,否則死將何去?
★身體就像房子一樣會壞的,即使再怎麼修補,還是有破綻,我們要將這假體放下,不要太愛惜它,畢竟它是幻化的,但我們要好好利用它修行。
★弘法利生,不是口頭上說的,只要修持得好,自然人家看到你,就會起歡喜心、恭敬心的。
★像我們穿得不好(染色衣),肯捨身為常住工作,外面的人看到了,也會感覺這些出家人很下心,自然就想供養我們,無形中讓他們種福田,度了他們,這也是弘法利生。
★修行一定要在大叢林人多的地方,這樣才會磨練出好的人才,若是一二個人、三四個人在一起,就沒有磨練的機會了。
★修行是要在動中取靜,不是靜中取靜,那功夫未到,最好動靜皆無罣礙。
★勇猛精進地修行,到了食衣住都不需要了,再去閉山、閉關,這才有保障、有成就。
★兩堂課誦要背熟,並解其意。
★三皈依好好地去體會,是否做到了?如“皈依法……智慧如海”,智慧怎能如海呢?即人家點一下就知道了,不是經書一籮筐,這畢竟不是自己的,形於外的經書,看到的瞭解,沒看到的就不知道了。所以念佛念到某個程度,經藏自然在你心中,還是要老實念佛,才會開智慧。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們就像將要枯乾的池塘裏的魚,命已垂危,一天一天地過,不知死後何處去?常常警惕自己,不要有放逸的心,勇猛精進,才能往生西方。
★智慧勝過神通,智慧能辨別是非、了生死。
★對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即對任何事無罣礙,免得臨命終時念頭一起,就要繼續輪迴了。
★出家人要事無所求、心無所住。
★不可兩人單獨講悄悄話,講來講去就結黨、分派系。
★男女眾要分清楚,男眾拿東西給女眾,或女眾拿給男眾,絕對不能直接傳遞到手上,講話時不能面對面,且要保持一段距離。
★出了家就要有正念,有佛的種子,不要身出了家,心和世俗人一樣,愛情愛別離苦都來了,到後來也沒辦法修行,想結婚也不是,進不進退不退,出了家就要感到很慶倖,沒有走錯路,好好地修持,才能往生西方。
★執事人關心我們才罵我們,糾正我們的錯誤,這就是我們的善知識、指導者,不要人家一罵,煩惱就來了。
★不要著色相講究穿著,這樣做也不是,那樣也不是,捨不得弄髒,這就不能為常住工作,反而被它(衣服)度走了。
★出家的目的在了生死,不要再去追求香味觸法了。
★不要以為出家幾年了,要當法師,要閉關閉山,修不到那個程度,什麼都還需要,怎麼去閉關,到後來什麼問題都出來了。
★大器晚成,自己有了一點功夫時,不要想出名,年輕出名,慕名的人一多,如自己定力不夠,尤其人的情欲高,萬一碰上孽緣,是很危險的。
★出家就是要捨身,人家怎麼罵,怎麼侮辱,都無所謂,去掉我相,才好修行。
★娑婆世界有眾生即有菩薩的存在,若已無眾生,菩薩也沒有了。
★男女眾要分清楚,即使活到一百歲亦如此,除非已開悟證果有定力,否則容易出毛病。
★修行談何容易,要想當一個修行人,不是那麼簡單,現在我們只能說做苦工苦修而已,我們貪嗔癡慢疑未斷,現在只是磨練我們的心志,等斷了這些,那才入道。
★我像一塊橋板,我先走了這段路,鋪了這塊橋板,讓你們走,我不敢說我教你們,只是以我的出家過程經驗,告訴你們,互相研究而已。
★誇我們的,讚美我們的,那都不是明師;罵我們的,不管對與否,這才是真正明師。刺激我們的時候,就是在成就我們,當我們受到刺激時總會想:「這麼瞧不起我,我就做給你看。」拿出這個志氣來,成就已經在望。
★修行就是要吃虧,才會有進步。
★人命無常,一口氣不來,人生就完了,趕快勇猛精進,莫放逸,多念佛是當務之急。
★受戒即忍辱,倘能忍辱,則不易犯戒。
★修行不說對不對,即使自己對,人家偏說你不對,你也要忍受,凡事承認自己不對,就不會起煩惱,否則心不安,煩惱即來。
★不要光看別人的過錯,要常常看自己有無過失,有則改之,才不會與道相違。
★我們從無始以來,所造業障如山那麼高,而今出家修行,就是要消我們的業障,若不好好修行,反而造業,說那個怎麼祥,這個……,這座山就越堆越高,永遠無法跳出生死圈。
★出家就是要對食衣住看淡些,不要去考究,一切隨緣,也不要太執著,否則易生煩惱,人家煮什麼,我就吃什麼。
★做事不是為別人做,也不是應該做的,而是為消自己的業障。大夥同在做,若有人不會,我們來教他,若他做不好,我們幫他做。不要分得太清楚,他不做,你就起煩惱,他不做你自己來做,要有慈悲心。
★出家和在家不一樣,出家沒有說對不對,對也接受,不對也接受,若能如此忍辱,慢慢就會去我相。
★若執事人教我們做事做錯了,我們也不能去反駁,順著他的意去做,自然就會悟出真理。
★修行的路程要愈苦,才會開智慧,不是希望別人對我們好,否則和世俗就沒有兩樣了。
★出了家要多念佛,不一定要坐禪,功夫不到易著魔。
★修行就是要下身,衣食住皆簡樸,要粗衣淡飯,若過於考究衣食住,則和在家人無兩樣。看淡這些衣食住,才能去貪嗔癡,若生活太充足,則欲望大,貪念愈多。若要下身,當從衣食住日常生活著手。
★未受戒不知戒律而犯戒,仍會受果報,現已受戒,知道戒律,就當嚴持戒律,莫放逸。
★現在佛教雖遍佈全世界,但是要修行不是那麼容易。
★我們向諸佛菩薩及歷代祖師學習,好好勇猛精進。
★虛雲老和尚一件衣服破了補,補了穿,鬍子留了那麼長,有一餐沒一餐的,只為了了生脫死,勇猛精進,把身體都捨了。
★出家是為了得到解脫,看能不能修到五蘊皆空?
★少吃、少睡,把精神用在修行上。
★出家要修行,不爭對不對,道心才會堅固。
★人家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頭腦也不會去想別的法子,這樣比較好修行。
★這個臭皮囊是借給我們住的,但我們卻往往為了它,造無量無邊的惡業。
★我們團體能莊嚴,私底下也莊嚴自己,無論在哪裡都莊嚴,如課誦時,外來人看大家都很莊嚴,會對佛教有信心,不認為佛教是消極的。
★修學佛法,並不是什麼都不要,那會走偏的。
★凡事不要太著相,相貌好不起歡喜心,相貌不好也勿起煩惱。
★若你將地掃乾淨,師長硬說你沒掃乾淨,這時你若和他辯,這就是在家性情。若你能接受,說:“好!好!我把它掃乾淨。”這就是修行。
★信徒拿東西來供養,是來求福的,即使是供養一根草,我們也要以歡喜心接受。若拿好東西來,我們為了這些東西起貪念,則不能悟道。若拿壞的東西來,我們把壞的煮成好吃的,則福慧雙修。若未能適當處理,反而批評人家拿這些壞東西來,自己起煩惱,並且造口業。
★修苦行不是做很多,做事情是磨練自己的心。做事不能急,慢慢來,做久了自然熟悉,就會開智慧。事情應該怎麼做,不是刻意絞盡腦筋去想怎麼做,而是一看到就自然知道怎麼去做。(師父說五、六個人一天劈的柴,他老人家一小時就可以做完。)
★凡事好壞皆不形於外,例如生病了,也不要讓人覺得你生病了,像師父雖有病,但誰看到師父都說師父身體很硬朗,也沒有人知道師父有病。
★在家人整天忙碌地工作,就是追求名利、聲望,想在物質上得到享受,吃好穿好住好。而出家人工作,則為訓練頭腦,工作不求做多,也不用急,更不是想得到別人讚歎,也沒有在追求什麼。穿的是求生西方的衣服,以前大陸叢林穿的是染色的麻布衣(在家人帶孝穿的麻布),吃的是很稀的稀飯,配的是簡單的菜,沒有像現在吃的是乾飯,又有這麼多的菜。
★行住坐臥當不離佛,像印光大師、弘一大師這麼有修行的人都還要念佛,更何況我們凡夫,當把念佛視為第一要務,我們在世俗都已念過書,再去念佛學院、學講經,更增加愛情愛別離苦之念。世俗人把苦當樂,等到老來就怕死,放不下子孫。而我們出家人雖然修苦行,邊做邊念佛,日子久了,體會出有天堂、地獄、六道輪迴,慶倖自己出家,佛念多了,智慧也就開了,就有所覺悟,到老時不怕死,還有個西方極樂世界可去。
★我們這裏能看到十方人,形形色色,雙雙對對。年輕出家眾愛情愛別之念較重,看到情侶時,若被環境所轉,對他們生起羡慕之心,則是沒道心,若認為他們這樣下去會墮落的,才是有道心。
★師兄弟在一起,佛法可多談些,其他則一律不談,以免心散亂,不要參加人家的閒聊。
★大家評論誰比較好時,自己不要參加意見,心裏明白就好。
★急性就會無明,丹田也會無力。
★起諸惡念時,不要執著,拍拍自己說:“你不要這樣子。”不可用處罰的方式,這樣沒有用,並會傷害自己。
★要發宏願,別人都先成佛,我才成佛。簡單地說,凡事幫忙別人,助別人安住其心,安心修道,把所知道的,說給別人聽,令他增加智慧,他人先成佛,而我才成佛,不能有嫉妒心。
★修行要靠自己去行,像一杯水,當你未飲之前不知其味,飲了之後,就知其味,所以要去行,才保證真實。
★修行要修到動靜無罣礙,就是身在動時心不動,不被動轉,而靜時也沒有靜之念。又念佛掃塵埃,蓮花朵朵開,就是要提起正念,把惡念轉為正念。
★隨人之情,合人之性。
★修道人不談佛理而談俗事,這非出家人本分。以在家的俗事拿來出家用,俗氣未斷,怎能談到修行?
★受戒是受“忍辱”,耳聽到別人罵你、刺激你,而不理會,那就是戒。
《佛经故事》
《舍利弗露宿记》
——证严上人讲述
学佛最基本的是要学习互相尊重、彼此和睦,这也是佛陀教育弟子们的重要课题——长幼有序。
佛陀在世时,常在恒河的两岸教化众生,有一回来到王舍城,舍卫国的给孤独长者就到王舍城邀请佛陀,请示佛陀是否在王舍城宣讲完后能转到舍卫城弘法?佛陀很欢喜地接受了。
当时从王舍城到舍卫城,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从王舍城往北直走,然后由恒河渡船过去,再继续往北走:经过须弥山(即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还要走过蜿蜒险要的山腰,接着再往西走好几天才能到达
印度的气候白天炎热,晚上寒冷,佛陀睡到半夜时感觉有点冷即起身端坐。那时佛陀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而且听到外面也有人在打喷嚏,往外一看,原来树下有一个人。佛陀就问:“树下是什么人?”
外面的人回答:“佛陀!是我,舍利弗。”
佛陀说:“来!你为什么在树下?”
舍利弗说:“佛陀,昨晚到达精舍后,大家都急着找休息的位置,后来没位置了,我只好住在树下。”
佛陀听了,隔天早上就聚集弟子们说:“大家一定要互相尊重,为什么你们要争先恐后呢?你们可知道,在你们当中谁可以坐首位?谁可以喝第一杯水?谁可以受第一个施主供养的食物?”
那些比丘们因为太年轻了,大家的回答都不一样,有人说:“有王族身分的刹帝利族才可以坐第一位;因为他们的地位高,可以喝第一杯水、接受第一个供养。”有人说:“不对,应该是婆罗门宗教家,因为宗教家地位崇高,出家后更应该尊重他、礼让他。”有人说:“不对,应该是修行得到神通的人才可以坐第一位、喝第一杯水,受第一个供养。”
佛陀说:“诸位比丘大家注意听,在这里修行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阶级的分别,不是其它宗教所能超越的,也不是得神通的人就可以坐第一位。在我的教团里,你们接受的是平等的教化,既然是平等的教化就要有彼此互相敬重、礼让之心,这个团体才会美。初出家的要知道尊重早出家的前贤,比你们年长的都要敬重;他们能够老实修行,戒行就比你们好,他们先出家,早吸收佛法,内修外行德行平齐就称作长老,你们年轻人要懂得敬重长老、尊重秩序。总之,能够修德修心,又能弘扬佛法的人就可以坐第一位,喝第一杯水,受第一个供养。”
佛陀讲完这些话后,那些年轻的比丘们已知道佛陀教化的主题了。昨晚因为大家都走得很累,每一个人都想找个好位置安歇,没考虑要礼让、尊重长老,让舍利弗在树下过了一夜,备受霜风露水,大家都很惭愧地向舍利弗道歉;此后他们便知道要彼此尊重,尤其是要依法礼让长老,因此僧团一片和气。
佛陀的教育就是在境界中随境“观机说法”,让弟子们去恶向善,知道什么人才可称为“长老”,应该如何尊敬他人,大家应如何互相体贴;像舍利弗露宿这件事,当时彼此若相让一点,即可空出一个位置,不是皆大欢喜吗?我们学佛一定要学会“去贪”,不要贪那么一点点,如果人人都能自我收敛一些,生活自然可以过得更和乐!
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很小的地方也不要轻视,若疏忽了,那么我们的心就会不安定;总之,学佛要从小处着手,对于肯用心的人而言,佛法确实就在生活当中啊!
戒邪淫的故事——《戒邪淫 调服五根》
波罗奈的梵施王有一百个儿子,最小的王子是一位聪明而又有善根的人,他心里想要如何做才会成为波罗奈的国王。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辟支佛,他乘机寻求他的意见。辟支佛告诉他将要成为塔卡西剌(Takkasila)的国王,除非他能在七天以内到达那里,但是他必须穿过一座极危险的大森林,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吃人的妖魔。
辟支佛教导他善於调服自己的六个根门,若能这样,他将会平安无事。然后他给小王子一条线和一些细沙作为保护吉祥物。小王子就与他的五个仆从波罗奈出发去塔卡西剌国。
在森林里走了一段路程,第一个仆从见到一个夜叉变的漂亮女人,结果他爱上她,不愿跟随小王子上路,那夜叉尽情娱乐了那位愚迷的仆从后,把他杀了吃掉。第二个仆从听到一个夜叉变的女人的歌声,他听得入迷,不愿上路,结果也给夜叉杀了吃掉。他们继续在森林中前进,见到一座很华丽的大厦,第三个仆从见到后进入屋内,嗅到各种微妙的香味,他也不要上路,结果也给夜叉吃掉了。后来他们见到一座大餐馆,飘出诱人的食物香味,第四位仆从被吸引进入餐馆后,再也没见他出来。剩下的仆从随着小王子继续前进,他们遇到一座大屋,卧室里面备有极舒适的床舖,第五位仆从坐上之后,不想起身,小王子劝他也没用,他只好自己上路,第五位仆从也被夜叉杀了吃掉。
其他跟在后面的夜叉想这小王子心意坚定,不能引诱他,因此他们都放弃引诱他。只有一个夜叉说她不信小王子会这么坚定,她决定化作小王子的新娘子,追在他后面,樵夫见到问小王子为何不与新娶妇同行,小王子说她不是新娘子,是夜叉,樵夫听了就跑了。女夜叉又变为一个怀孕大腹便便的新娘子,跟随在小王子后,另一个樵夫见了问小王子为何不帮扶孕妇同行,小王子说她不是他的妻子,是夜叉,樵夫听了也跑了。夜叉不能碰小王子是因为辟支佛给小王子的吉祥物保护他的缘故。
最后小王子走出了危险的大森林,到了塔卡西剌国,他住进一座宾馆,夜叉因为不敢碰小王子,只好呆在门外。塔卡西剌的国王从皇宫看下来,见到这个貌若天仙的女夜叉,决定要她作为嫔妃,因此派人把她带进皇宫里,女夜叉知道这国王是好色之徒,因此她要国王答应立她为皇后,给予她后宫的权力,国王被女色迷了心窍,只好答应,因此女夜叉抖擞全身狐媚之本事,尽情娱乐国王,喝酒唱歌,最后国王烂醉如泥,女夜叉跑回森林,把大小饥饿的夜叉都召来了,他们把皇宫的窗户都关闭后,将宫里的人,上自国王,皇后,下至婢女,仆人,甚至鸡狗都不留,全部都被夜叉杀了吃光。
第二日早上,市民见王宫深锁,知道出事了,他们撬开宫门,见到满地都是鲜血,到处是人骨头,还有鸡狗的骨头,他们只找到国王染血的外袍,但找不到尸体。
市民见到宾馆里的小王子,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善於调服五个根门,因此他们要求小王子做他们的新国王。
佛陀结束了他的故事,告诉比丘众,那一世菩萨是梵施王的小王子。
《对敌对者也要保持友善》
敌对者环绕时仍然保持友善的态度,暴力气氛中仍然保持温和的态度,众人都执着五蕴,而不执着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
有一次,一位婆罗门太太请丈夫到祇树给孤独园邀请四位比丘到家中来接受供养。她特别要丈夫指名邀请真正出身婆罗门的资深比丘,但丈夫引导回来的却是四名阿罗汉沙弥,当她看见丈夫请回来的是年轻沙弥时,非常失望,就责怪丈夫,并愤怒地要他再去精舍请资深比丘来。同时,她拒绝让四位沙弥坐尊贵的座位,也不供养他们。
这婆罗门再度到达精舍时,遇见舍利弗尊者,就邀请舍利弗尊者到他家应供。舍利弗到他家时,看见已经有四位阿罗汉沙弥在场,就问他们是否已经接受供养?当他知道他们尚未受到供养,又知道只准备供养四名比丘而已时,便返回精舍。这婆罗门只得再到精舍一趟。这一次,大目犍连尊者与他同行返家,但结果也和舍利弗尊者一样,返回精舍。
这时候,帝释看见这四名阿罗汉沙弥略显飢饿,就化身成一名老婆罗门,出现在这婆罗门夫妇家。这对夫妇向老婆罗门致敬,并请他坐上尊贵的座位,但这老婆罗门只坐在地上,并且向这四名阿罗汉沙弥致敬。他接着透露自己的身分。这对夫妇看见帝释向沙弥致敬,就供养他们和帝释。供养后,这四名阿罗汉沙弥和帝释各自显神通。之后,帝释回天界去,四名沙弥也回精舍去。
佛陀知道这件意外时,评论说:“比丘们!阿罗汉对敌视他们的人不怀恶意。”
【法师开示】
本期继续学习仁炟法师朝山路上的日记:《朝山途中的雨》。
《朝山途中的雨》
文/释仁炟
壬辰年五月廿七日(2012.7.15) 淮南中雨转阴
昨夜中雨。在雨中叩拜,别有一番清凉。昨天共叩拜了931个头,行进七里多路。
今天凌晨两点钟起床。暗夜中,拜越九龙岗,共叩拜1011个头,为从去年开始朝山以来之最。
作《风入松》词一首,聊做纪念。
《风入松 — 雨夜过九龙岗》
风播夜雨洒清凉,
呼唤众儿郎。
轻揉睡眼争分秒,
灌薄粥,饭食狼仓。
醉卧八公萎草,
精勤九子倾江。
山路叩拜莫徬徨,
尝雨似琼浆。
淫猫叫伴声嘶泣,
又听闻,吠犬张狂。
大步流星拜越,
幽冥业界龙岗。
壬辰年九月初七日(2012.10.21)星期天 庐江雨转阴
今晨起床时,天已经在下着雨。淅淅沥沥,秋雨绵绵。
让大圣军赶紧找出雨衣和缝着合成革的护膝,披挂整齐。
朝山拜行过程中,前三段雨一直下个不停,时大时小。夏天下雨,本不堪忧。夏天气温高,穿着很少,只一件朝山装(或称罗汉装)和一件小褂。小雨时,不需要穿雨衣。中雨或大雨时,才穿雨衣雨裤。平时,穿雨衣雨裤不会感觉不适。但是,在朝山路上,却是件折磨人的事情。因为雨衣隔水,也隔汗。朝山拜行过程中,身上出许多汗。没有雨衣的阻隔,汗水虽然会湿透衣服,却能不断地蒸发,衣服不至于贴到身上。穿雨衣时,情况就不同了。汗水被雨衣挡住,蒸发不出去,浸透汗水的罗汉装、秋衣和小褂全部贴在身上,透不过气来,又闷又热。每段之间停下来休息时,身上停止了出汗,汗水湿透的衣服也由热转凉,搞得人拜行时像洗桑拿;休息时,像掉进冰窖。一会儿闷热,一会儿寒冷,像得了冷热病一样。为不至于太冷,不敢久停,不管腿和双膝疼痛与否。稍事休息,赶忙拜行。
拜完第四段,天气渐亮,雨还在下,没有停雨的迹象。对着天空给长江龙王授三皈依后,求他暂停下雨。几分钟后,阴云果然向道路两侧散去,露出几块蓝天。真的感谢龙王护法成全我们。
壬辰年九月初八日(2012.10.22)星期一 大雨转阴
昨夜刚过子夜十二点,便开始下大雨,而且电闪雷鸣。
在北方,进了农历八月,下雨就很少打雷了。不知为什么,南方到农历九月了,下雨还打雷?
凌晨两点五十分起床的时候,雨还很大,像瓢泼的一样。依然是雷声隆隆。 没人再问:师父,下雨了,还拜不拜呀?
雷雨中,断电了。每个人都重复着自己平时该做的事情,紧张而有序。老衲借助节能灯微弱的灯光,诵完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经,穿好大圣军早已准备好的雨衣、雨裤和雨靴,像往常一样喝一碗粥,于凌晨三点二十五分“正点”乘车出发,开往昨天的朝山节点。
昨天,从安徽巢湖来了五位女居士,要求跟拜一天,住在店桥的一家小旅馆里。今晨,她们早早地在旅馆门前等我们。
因在雨中行驶,朝山组长吉生没象往常那样把车开得飞快。等汽车开到昨天的朝山节点S103省道66.6公里处的时候,已经是三点五十六分了。
雨,还在下。虽然由大雨变成了中雨,路面上有的地方积水达一两寸深。朝山义工妙空给巢湖的信众们准备了雨衣、雨裤和朝山护具,但是没有雨鞋。穿着皮鞋或者布鞋在深秋的雨中拜行,也就更加辛苦。才跟着磕了两三个头,老衲便让大圣军招呼她们上车去。她们执意在雨中跟拜:“师父都能在这么大的雨里叩拜,我们也可以。让我们体验体验好了。”
见大圣军和高山钟声(王济孝)说不动她们,朝山路上又没有那么多时间跟她们做解释,老衲不得不“发怒”了:“怎么说那么多废话!教你们上车去就赶快上车去!依教奉行!”
五位女居士不再坚持,乖乖地上了车。
老衲拜完第一段117个头之后,坐到汽车里避雨歇息,顺便向五位信众做解释:“你们知道老衲现在为什么推着拜凳朝山吗?师父去年农历二月二十一开始朝山的时候,不是这样子的。也象你们一样,在路上叩拜。那时凌晨两点起床,天冷地也冷,洗脸盆里的水夜里会冻成两厘米厚的冰。因为天寒地冻,再加上走得比较急,得了急性滑膜炎,左膝盖肿得象大面包,针扎的一样疼痛,不得不住院治疗。经过四十天的调理,腿痛稍有缓解,便又回到朝山路上。因为膝盖疼痛,在平地上叩拜,往起站时很吃力,便不得不拄着拐杖、推着拜凳朝山了。到今年年初才把拐杖扔掉,而拜凳到现在还在推着,恐怕难以扔掉了。”老衲稍作停顿,接着讲:“俗话说,得病如山倒,治病如抽丝。现在已是深秋。一场秋雨一场寒。你们也都是五十左右岁的人了,抵抗力不象年轻人那样强。还是要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保护好身体,不作无谓的牺牲。否则,一旦得了病,后悔就来不及了。”
巢湖五居士中为首的是赵晓莉,在网络上与妙戒联系,帮着给朝山队伍找过宿营地。她道出了五人的心声:“看到师父在雨中这样艰难地叩拜,我们在车上坐着,过意不去!”
“没关系,等会儿雨不下了,会让你们跟拜的。”
果然,拜第四段时,雨开始变小。第五段拜完后,雨完全停了。她们住在旅馆里,两三点钟起床,不可能有早饭吃。为此,昨天晚上高山钟声使用高压锅给她们做了一锅粥。朝山路上的深秋雨后,每人能喝上一两碗热呼呼、香喷喷的大米粥,虽然就的是咸菜,应该算是一种享受了。
“吃饱了没有?”老衲问。
“吃饱了!”五居士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开始跟师父一起叩拜朝山。徒儿们,出发了!”
今天前八段路叩了936个头,第九段叩了86个头,总共叩了1022个头,为从去年朝山以来的第二新高。
巢湖的赵晓莉等五居士跟老衲叩拜了437个头。朝山结束后,擦去脸上的污垢,在路边等车,经庐江回巢湖。相约去博山正觉寺见。
《地藏菩萨感应事迹》
《化解冤亲》
当我依约来到她家的时候,还未进门,却突然传来王太太的惊吼:“你给我出去,给我出去… …。”随即她就倒了下去。我正想着发生什么事情,她又从地上爬了起来,带着满脸的歉然对我说:“师父,刚才我不是故意要那样的……。”然后她请我入内。
坐定后,王先生开始满面愁容地谈起他太太的情形:“三年前,我太太曾经生过一场病,自从那次以后,她整个人完全改变了。常常有神智不清醒的时候,胡言乱语又不知自己在做什么,就像刚刚那样,尤其是遇到清净的修行人,她更是不能忍受。三年来,她几乎天天都头痛、全身筋骨酸痛,而且晚上无法入睡,身心己被折磨得快要支持不住了。还有一种奇怪的情况,就是她每次只要上市场买菜,看到小贩在宰杀牲畜,或是看到有血迹留存的鱼虾之类,她就痛苦难当,有时甚至会哀嚎不止。师父,不知我太太是造了什么业才会这样子,您有什么好办法救救她吗?”
听完他的叙述,我真是为这一家人感到难过。六道里的众生总是这样,由于愚痴无明而造业,等到苦报来临的时候,就痛苦万分,汲汲皇皇,不知向谁求助。我告诉他们,今日有这样的苦果,一定是以往曾造这样的罪因。要想消除业障,最好的方法就是皈依三宝,远离邪恶,勤求忏悔,将内心的污垢蠲除,慢慢的就会远离黑暗,得到光明。然后我把精舍的电话、住址留给他们,要他们有空多来供修。
一个星期之后的一天,适逢观音菩萨圣诞日,精舍举办观音法会,王先生夫妇也来参加。法会之前,我问王太太最近有没有比较好?她摇摇头,沮丧地说晚上仍无法入睡。我劝她:要诚心地念佛,法会圆满后,我会拿一张地藏菩萨圣像给你带回去。
然而,王太太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整个人立刻又倒地不起。
看到这种情形,我心里面想着:她也许因为杀业太重,冤亲债主不放过她,所以才会这样阻碍她学佛。
不久,法会开始,当一切就绪时,王太太却突然像疯了一般的狂喊:“我不要进去!我不要!”无论王先生怎么拖她,她就是使尽一切力量的拒绝,并且面相青森难看。最后好不容易把她拉了进来,但她却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经本用力地摔在地上,顿时大家都惊呆了。
最后王先生好不容易才把王太太制服,让她安静地待到整场法会结束。可怜的王太太,要亲近三宝竟是如此的困难,我只有默默地祈求佛菩萨慈光加被,让她早日解开这场冤结。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日子,一天夜里,当我正准备就寝的时候,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原来是王先生打来的,电话那头传来他半喜半忧的声音:“师父,我太太的病已经水落石出了!”我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说:“我太太的冤亲债主终于开口说话了。”
“昨天晚上,晚饭后不久,她突然面相惨白,全身颤抖地说出它就是五年前我们父妇所杀的那条蛇。五年前,由于我们最心爱的小女儿脚上长了毒疮,疼痛难忍,听朋友说吃蛇肉可以治好,所以我就趁着外出工作的机会,从野地里抓回了一条毒蛇。当天,我太太就把它剖腹去皮,炖了一锅蛇肉汤给小女儿吃下。”
“昨天晚上,那条被我太太亲手杀害的蛇,藉着我太太愤恨难当地说,它怨恨我们全家,要让我们没有好日子可过。当时,我想起了师父您对我说的,对冤亲债主绝对不可用瞋恚心,那将使冤仇越结越深。所以我一再向它道歉,求它原谅我们当初的罪过,并告诉它,我愿意尽一切所能来偿还,只希望它跟我们和解。”
“这样之后,我太太的面相逐渐和缓了下来。……”
我听了让他放心,只要诚心礼佛求忏悔,相信一定可以解决的。
后来王太太偕同王先生来到了精舍。这次王太太的面相已不同于从前,人也清醒了。她告诉我,她的病已经完全痊愈了,并且表达了她的感激,今生今世,若不是得遇三宝,这场冤结真不知要如何了结?!感恩佛菩萨!
【华藏慈悲警语】:来而不学是没来,学而不修是没学。修而杂修是没修,散心慢修是不修。不羡慕博闻强记,不追求神通感应。安分老实只念佛,往生极乐最聪明。
若有众生幼时,亡失父母兄弟姊妹,年长时因思忆故,想知得他们的下落。此人如能在一日至七日之中,塑画菩萨形像,闻名见形,瞻礼供养,勿退初心。则此人的眷属倘系堕落恶道的,便得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倘是已生人天的,便得转增圣因,受无量乐。如更能于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身,告知眷属的生处。或在梦中,领见眷属。如再能每天念菩萨名号千遍,至于千日,当得菩萨遣使所在的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得到种种的安乐,且毕竟得菩萨摩顶受记。
若有众生,欲发慈心,救度众生的;欲出三界,修无上菩提的;此人如能见菩萨像,闻菩萨名,至心归依供养礼赞者,则所愿一定速成,乃至凡事所求必成。
若有众生,读诵大乘经典,不易纯熟领悟的。如闻菩萨名,见菩萨像,虔备上好香花,种种供养。恭敬陈白,以净水一盏,安菩萨前,经一日一夜,合掌请服,回首向南,临入口时,至心郑重,服后戒五辛酒肉,邪淫妄语,及诸杀害。一七日或三七日,是人于睡梦中,见菩萨现无边身,授灌顶水,梦觉便得聪明。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不忘。
若有众生,衣食不足,身多疾病,或家宅不安,梦中多怖,种种灾苦。如恭敬称菩萨名号满于万遍,自然灾去福来。
若有众生,因事入山渡海,先念菩萨名万遍,所过便得土地鬼神护卫,免诸险害。
以上都是释迦佛对观世音菩萨说的。
若有众生,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花、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
一者、天龙护念。 二者、善果日增。
三者、集圣上因。 四者、菩提不退。
五者、衣食丰足。 六者、疾疫不临。
七者、离水火灾。 八者、无盗贼厄。
九者、人见钦敬。 十者、鬼神助持。
十一者、女转男身。 十二者、为王臣女。
十三者,端正相好。 十四者、多生天上。
十五者、或为帝王。 十六者、宿智命通。
十七者、有求皆从。 十八者、眷属欢乐。
十九者、诸横消灭。 二十者、业道永除。
二十一者、去处尽通。 二十二者、夜梦安乐。
二十三者、先亡离苦。 二十四者、宿福受生。
二十五者、诸圣赞叹。 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 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若有众生,瞻礼菩萨形像,或赞叹瞻礼地藏本愿事行,得七种利益。
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
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
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
七者、毕竟成佛。
以上都是释迦佛对虚空藏菩萨说的。
【正觉亮点】
《灯火相传 福慧相伴》
文:文宣部 摄影:苏佃新
“燃起佛前灯 灭除心头火 愿以大智慧 照破众无明”
为祝贺燃灯佛圣诞暨山东省博山正觉寺2012年秋季禅修班圆满结束,2012年10月6日晚,正觉寺僧众带领佛商禅修班学员们及各地善信举行了庄严的燃灯祈福法会。
正像《燃灯之歌》中所唱“点一盏明灯,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的每一个角落。” 灯是智慧,灯是希望。当秋日晚霞缓缓落下,夜幕来临之时。在博山正觉寺大雄宝殿广场前,由莲灯所摆的“正觉”二字,已在正觉义工的劳作后显现。颗颗莲灯被燃起,秋风小摇烛光,朵朵莲花在烛光中绽放。孩子们雀跃着,大人们手捧莲灯等待着智慧之灯被点燃。
燃起手中莲灯,传递般若智慧 燃灯祈福法会由博山正觉寺监院仁炟法师主持。在法师们唱诵之后,仁炟法师开示供灯的功德和意义。随后仁炟法师从佛前长明灯处点燃了手中的莲灯,诸位法师以及功德主依次从仁炟法师处点灯;本次佛商禅修班组委会代表吉新、吉成、吉志以及佛商禅修班班长、副班长,各组组长到法师处点灯;随后义工代表们也相继到法师将莲花灯点燃。大家将手中的灯依次为身边的师兄们点燃,小小莲花在大家的手中绽放,而智慧之光也将照亮每个人的心房。
仁炟法师带领正觉僧众依次给大家祝福,佛商禅修班的学员们也纷纷走向大众,碰莲灯,道祝福。仁炟法师并为大众加持了心愿卡,祝福大家心想事成,吉祥如意,早证菩提。随后,正觉寺上空燃起了璀璨的礼花,明亮而绚丽的灯火照亮了整个夜空。欢呼声,欢笑声从莲花山上传播开去。这里是智慧的海洋,这里是欢乐的家园,这里也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依托与净土。
愿这璀璨的灯盏,绵延相续,辗转广布,无有断绝。
愿三宝常加持:众生安乐、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愿佛商禅修班的所有学员们,精进修行,福慧增长,同成道业!
期盼明年,我们再相聚!
【下期预告】
2012年11月23日(周五)晚上7:00-9:00,由吉浩、妙翔、吉安、妙丰、周玉燕、妙皿、妙翠等主持。
主题学习栏目学习: 1、《广钦老和尚开示录》
2、《佛经故事》来自网络
3、《地藏菩萨感应事迹》
【回向文】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
南无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南无千百亿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共修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师公能行上人,愿师公法体安康!长久住世!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师父仁炟法师,愿师父法体安康!朝山顺利!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博山正觉寺,愿寺院早日顺利圆满建成,发扬光大佛教,利益无边众生,培育造就僧才!
愿以此共修功德,回向给所有参加沙龙共修的同修们,愿业障消除,心想事成,福慧双增,早证菩提!
(2012年11月16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