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2017-08-08 09-32-05 来源: 作者:王蕾蕾 点击:次
这是参加佛造像班焉老师课堂上讲的一句话,是对工笔画线条的一个阐述。这句话让我对线条的魅力有了一种期待。从小我就喜欢画画,小时候也没有这个机缘去学习,但是在我的大脑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怪癖——从小眼里看到的实物,不管是人还是物体,都会用眼睛盯着去画他的轮廓。用眼睛去画画?是的!有段时间甚至跟别人说话都会头随着眼动,去画对方的头部轮廓,朋友还问过我:“你怎么了?”以为我不舒服呢。今天坐在正觉寺第一期佛造像班的课堂上,我终于可以圆自己一个梦想了。
去年我曾经试图找一些传统的手艺去学习,希望把中国的一些传统手工艺能继承下来。考虑过金缮工艺,最终以对大漆严重过敏而告败。一直在等待……一直在寻找…今年夏天,恰巧遇到正觉寺第一期佛造像班招生,果断报名。事实证明,我不虚此行!老师说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在画工笔了,所以,很感恩自己为自己争取这次学习的机会。
三天的学习时间还是比较紧的,焉老师没有直接讲工笔的画法,而是先从中国佛教绘画概述、敦煌壁画和几个著名地区的壁画的认识与了解、“线”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和线的18种画法、佛像画的方法和步骤等宏观和细微的知识点着手,让我们这些素人对工笔画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中间老师还穿插了几个视频:敦煌壁画、宣纸的制作、对话艺术家蒋勋等,可谓起了点睛之笔,这三个视频让我对壁画产生了敬畏之感、对笔墨纸砚产生了感恩之情、对艺术家们产生了敬佩之意!真正的认识了工笔的美源于线条的艺术,这也是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形式。
了解了线和工笔艺术的历史后,我们直接开始实操练习了。在实操之前,我们学习了师父讲的《禅定基础》第一集,然后老师引导我们:正襟危坐,诵读《心经》1遍。尔后,我们便开始了造像之路……刚刚上手,非常紧张,怕画的不直、画的不圆而非常忐忑,所以精神高度紧张,手紧紧握着笔,手腕紧张,一会儿手腕就酸了。其他同学画的非常快,当天就完成了一幅作品,我非常着急,但是想到我儿子的绘画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画画不能着急,要慢慢地用心去画,才能完成一幅好作品。”于是,我沉淀了一下自己,让自己慢了下来,不为赶工而画。
第二天接着画,但还是感觉哪里不对。我看了一下课程表,为什么每次实操前面都会学习半个小时仁炟师父的《禅定基础》课程呢?这个课程,我们在做义工和学习禅茶的时候都学过好多遍了呀?后来,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肯定是有关联的,便静心开始学习。果然,又有了新的收获!我们画佛像就是给佛造像,不能将此次学习之行单单的看作是学习画画而已。师父这样安排课程自然有师父的道理。看到师父讲:“入定的意念应该放在哪里呢?”一语道破我的疑惑,绘制佛像的时候我的意念太散,应该放在笔尖处才对呀,这样心神不散,才能集中精神。师父又讲:“在禅定中做活计,千圣不传。”这种专注力是需要自己去把握的,当我精神集中去绘制佛像的时候定会传神!好像我找到了窍门,开始画的得心应手,越画越轻松越自然,画到第三幅,那神情仿佛从画中能传神般神奇,用心之作,必然打动人心,我想这可能就是六法论里讲的“气韵生动”吧。
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似乎每个人都会作为顺口溜来背诵,之前体会不到这句话的真谛。每次绘画之前,我都会先净手;然后升起恭敬之心,敬三宝之恩、敬老师教授之恩、敬同修陪伴之恩、敬笔墨纸砚以及造笔墨纸砚的所有工人,一切成就此次画作的所有众生,最后清净地诵读《心经》一遍,也许正是这种敬畏之心才能带动手中的画笔,绘制出最动人的佛像,让人升起欢喜之心。《地藏经》里有一句话:“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艺术大师蒋勋也说过一句话:“活得像个人,才能看见美。”所以,生活亦是如此,怀敬畏之心,感恩一切,我们的生活会很美好,我们平时都太顾着赶路,而忘记了去体会……
心去体会,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