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如何做好佛门义工
2012-09-19 14-34-30 来源:博山正觉寺 作者:仁炟法师 点击:次
一、做佛门义工的意义
(一)佛门的第一位义工: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陀说:“我用慈悲智能的犁,在福慧的田里播撒菩提的种子。”
佛陀成道后,在印度行脚弘化五十年,不计辛劳,讲经说法,弘扬佛法,甚至亲为弟子侍奉汤药、穿针引线,做众生的义工。
(二)什么是佛教义工? 是践行佛教:发慈悲济世之心,行自利利他之行,去我人众生寿者相的菩萨行弟子。
因地:
1、发慈悲济世之心
2、行自利利他之行
3、去我人众生寿者相
果地:业障消除,福慧增长。
最终:福慧具足,圆成佛道。
二、做义工需要具备的素质
素质:慈悲、敬业、优质、高效。
用慈悲、敬业之心,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用清净身语意,弘扬佛法;绽放朵朵慈心,为大众服务。
方法:
(一)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二)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做佛门义工本身就是在践行佛法,在忏除业障、修福修慧、历事练心中,提高品德、增强定力、启迪智慧,实现世出世间的圆融、圆满、吉祥。
三、义工之间要关心爱护 勉励互助 包容宽容
度众也有疲倦的时候,义工也需要善知识、善友的开导、鼓励、加油。因此师徒之间、义工之间要体贴、关心、鼓励、尊重、赞美,让大家有信心、有勇气,消除烦恼。作为义工负责人尤其要会协助寺院常住,带动、辅导义工欢喜地进入工作状态。
四、充满慈心和感恩,度过每一天的义工生活
《慈修发愿文》包括了三皈依、五戒、发愿、回向。希望大家每天至少诵一遍《慈修发愿文》。
愿自己和每一位义工每一天的心情都:无仇怨、无憎恨、无恼害、遍满快乐、免却苦难、开大智慧。
义工相处中如果遇到障碍或烦恼,就思维《慈修发愿文》的含义,让慈悲的心真正升起来,用慈心包容一切。
在慈悲的基础上,依靠三宝去除障碍、解决问题。使我们的义工工作:慈悲、敬业、优质、高效。
附:《慈修发愿文》
修行开始时,双手合十,至诚发愿: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三称)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
我应当学习受持远离杀生
我应当学习受持远离偷盜
我应当学习受持远离邪淫
我应当学习受持远离妄语
我应当学习受持远离饮酒
愿我的心中无仇怨
愿我的心中无憎恨
愿我的心中无恼害
愿我的心中遍满快乐
愿我的心中免却苦难
愿我的心中开大智慧
愿我的父母、老师、亲戚朋友和同事们
愿他们的心中无仇怨
愿他们的心中无憎恨
愿他们的心中无恼害
愿他们的心中遍满快乐
愿他们的心中免却苦难
愿他们的心中开大智慧
愿这个道场的所有修行者
愿他们的心中无仇怨
愿他们的心中无憎恨
愿他们的心中无恼害
愿他们的心中遍满快乐
愿他们的心中免却苦难
愿他们的心中开大智慧
愿这个道场的龙天护法
愿他们的心中无仇怨
愿他们的心中无憎恨
愿他们的心中无恼害
愿他们的心中遍满快乐
愿他们的心中免却苦难
愿他们的心中开大智慧
愿所有一切有情众生
愿他们的心中无仇怨
愿他们的心中无憎恨
愿他们的心中无恼害
愿他们的心中遍满快乐
愿他们的心中免却苦难
愿他们的心中开大智慧
每次修行结束时,双手合十,回向:
愿此修行之功德 灭除心中诸烦恼
愿此修行之功德 使我们开大智慧
愿此修行之功德 使我们得证涅槃
愿此修行之功德 成就我们的道果
愿以此功德 回向于一切
分享于众生 朋友及亲属
诸怨亲饿鬼 与一切神明
祈愿诸有情 长住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