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版
  • ENGLISH
  • 首    页
  • 走进正觉
  • 新闻公告
  • 祖庭建设
  • 朝圣专栏
    • 朝礼九华
    • 朝礼五台
  • 佛教文化
  • 禅修茶道
  • 书画院

最新推荐

  • 山东省宗教事务条例
  • 《宗教事务条例》
  • 淄博市非遗保护中心领导实...
  • 博山正觉寺壬寅年结夏安居
  • 博山正觉寺新春助老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
  • 习近平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
  • 禅茶音乐会chanchayinyuehui
  • 图说正觉tushuozhengjue
  • 公益慈善gongyicishan
  • 健康素食jiangkangsushi
  • 修行方法
  • 修行开示
  • 修行日课
  • 慧海拾珍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修持法要 /慧海拾珍 /转帖:唯识与中观 卷五(3)

转帖:唯识与中观 卷五(3)

2011-12-05 09-42-47  来源:正觉谈  作者:妙发  点击:次

 

    “愚者难分识与根”,没有智慧的人啊,分不出来。我们眼睛看东西,不晓得是眼神经反映的作用,透过脑神经,或眼识这个神经反映的作用。现在医学讲唯物的这个神经反应的作用。这是唯物观念的论点。
    拿唯识的论点,这就是“愚者”只知道根的作用,他不晓得识的作用。识是什么它根本不知道。说“愚者”只认为“根”的作用,“根”就包括神经啊,细胞哇,这个机能反应的作用,谓“根”。


    识呢?你注意第一句唵,“五识同依”它像“电能”一样,有依赖这个电灯,才发出光的。那个“能”呢?现在把“识”调作那个“能”。所以依赖“无色根”,才起作用。他说,没有真的开悟,没有定慧等持、见道以前,“愚者难分识与根”。识,什么是识,什么是根,他两个分不开。在我们普通总觉得,我的眼睛看不见了。没有办法,眼睛看不见了。这一点注意,楞严经上佛有提到这个问题。不过楞严经提的不同,佛跟阿难讨论,问阿难说,你说瞎子看得见否?阿难说看不见,佛说,错了,瞎子也看见,瞎子他永远看见前面呀,看不见的那个东西。瞎子看到什么?他永远看到自己看不见的那个东西,瞎子在看的那个东西就是眼识作用。假如我们把眼睛蒙着,完全闭起来,看见看不见?看见!你是看见自己看不见的那个东西。眼识还是存在。瞎子怎么会没眼识呢。有眼识的作用。但是为什么称作瞎子?他没有这个根——眼根。所以不能面对色相的现实,现量就出不来了。但是瞎子看见的也有瞎子眼根的现量哦。他那个现量是黑洞洞的。


    同样的道理,而聋子耳朵有没有听?聋子也在听,聋子听到“嗡啊嗡哒闷”,像我们耳朵老化了听到闷闷的。永远听得闷闷的。那是不是在听呢?耳识还在听,听得。耳根虽然坏了,耳识没有坏。要注意这个。“愚者难分识与根”。


    同样的道理,我们割一块肉,像开刀时,活的肉,把它割下来,那细胞还会在短时间内跳动。那还是身根上的跳动,生命的余力在。这个时候,这个识,身根、身识的作用还带一点,没有完全上去。那么种子的规范,第八阿赖耶识,细胞的死亡归到色法里头去了。归到四大里头去了。这个要注意,唵。


    前两首偈子是介绍前五识的大要的作用,我们研究唯识之前就要懂得。


    到了第三首,讲求道的。“变相观空唯後得”。一个人修道,得了道、悟了道、证得菩提、开悟了,前五识会其变化的作用,起大变化的作用。简单的、勉强说,拿我们中国儒家的文化,气质都变化了,变相了,前五识与过去不同了。比如说,证得了道、禅定功夫到位了,真正定力够了以后,近视眼的,不近视了、好了。老花眼的,也不老花了。一切都变了,比如前五根返老还童了。这是他前五根的变相。乃至前五根变成三神通了。天眼通、天耳通,身体有神足通。比方,修到这个时候,身,能够空,身根空了,眼耳鼻舌身,五根都能观空,都证得了空性。由空之后,性空缘起,再修妙有。这样才能够证得报身。色身唵,身体与五官转变成佛身、报身的佛身唵。要得到“后得智”的人才办得到。得“根本智”还做不到。悟道明心见性只得“根本智”。到八地菩萨以后至成佛才得“后得智”,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这是要实证的,不是空洞讲理论,那是不行的。“变相观空”唯有後得智的人。得了“后得智”你就渐渐见一个空、悟一个道、一念不起,以为这就是禅、就是道,那是骗骗你的啊。这就是故伎哄小儿的,像学生问,“老师这个对不对”?“嗯,对,对”,先给你来个安慰,要不你气得要自杀。怎么办?哈,哈,只好如此慰绩而已。这个不是,这个还不是“根本智”。“根本智”得了还不能转,要得“后得智”。“果中犹自不诠真”啊。你要晓得,悟道了、成了四果罗汉、得了九次地定、可以毁身灭迹、具足五神通的人,他对这前五根啊,这个生命的道理啊,还不懂、还不能透彻。要到什么程度的人呢?四果罗汉、声闻、圆觉,除了有神通、可以变换腾空自在、可以知道前五百劫,后五百劫,都知道了,对本体的道理还没了解。故说“果中犹自不诠真”。要等到“圆明”到了八地以上到了佛地,证大圆境智、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境智。乃至初地的菩萨——欢喜地——“圆明初发成无漏”得了无漏果了。一到了真正的无漏果来呀,这个肉体的色身才能变化掉。能够转变这个肉体的根与前五识了,才能“三类分身息苦轮”,才能修到千百亿化身。如各种类身,下地狱上天堂、变畜生、变蚂蚁、变狗变什么随便你去变化就是。“三类分身”千百万,度一切众生。菩萨的境界。后面四首偈子是讲功夫、证道、见地、果位上事。前面两首是先介绍识与生命的作用。如此而已,后面的要特别注意,尤其我们这里是讲修证的,“变相观空唯後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真证的道理你懂得进去,四果的罗汉??????你粗粗学会打坐,有一点懂??????那根本不相干,于空的境界不相干的。所以要到佛地,因此你晓得呀,我们唯识的前五识转了,变成什么智啊?“成所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那就是成就。换句话说,以禅宗来讲,言下顿悟。十分之八九悟道了法身清净的一面,你这个肉身、报身就转不了。当然像六祖一样转了。前两天有人递过来六祖肉身的照像。六祖肉身的照相你们看,与普通人肉身照相完全不同。那照得就跟活着的人一样的。这个有不同了。可以说他自己故意把它变成的,只有“圆明初发”才能转这个身。


    若我们普通打坐学佛,都到一种心境的清净或者自己觉得妄念不起很清静、七天也好、半个月也好、三个月也好、一年也好,一念清明很自在是第六意识的境界而已啊。与前五识毫不相干唵。那是第六意识偶然境界而已。不要认为第六意识的这点清明、当然在理解上也懂了很多了。哎呀,看佛经也懂了、什么也懂了,好像己经得了道、悟了,这你是被第六意识又欺骗了自己。统统落在“法执”上。“法空”都没有做到。唵,这个须要注意的。


    那么前五识的三首偈子都了解了,唵。

 

 

 

 

分享按钮
正觉网     中国贸易报 佛教文化     华人佛教—凤凰 网     大渡网
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备案号:鲁ICP备18032971号    公安备案号:37030402000864号    电话:0533-4205918 传真:0533-420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