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印光法师论药师法门
2011-12-04 11-42-00 来源:正觉谈 作者:果汝 点击:次
当前,修弥陀法门,念“阿弥陀佛”的信众很多。而同是净土的药师法门修者极少,有的佛教信众甚至连“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闻所未闻,真是佛教之悲。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晚年讲《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将像法转时的诸多问题反复阐明。更让人痛心的是个别修弥陀法门的人就有抵触药师法门的现象,既不知药师本愿,也不知广博多闻,更不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需的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还美其名说“一门深入”,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够了。当代高僧弘一法师、印光法师慈悲为怀,为药师经版留下的文字,足以看出两位大德对药师经的推崇。
一、弘一法师当年答佛学书局一封信。
承前惠书,谓今药师如来圣诞,才疑别刊行专号撰文以为提倡
近多忙碌未暇撰文,谨拙见如下,以备参考焉,余自信佛法以来,专宗弥陀净土法门,专宗弥陀净土法门,但亦当讲《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讲此经时所最注意者三事:
一若犯戒者,闻药师名号已还得清净。
二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得闻药师名号。
三现生种种厄难悉得消除。
故亦劝诸缁素应读诵药师功德经,并执持药师名号而于求生东方净土琉璃世界之文,末极详释谓为别被一机也。今者佛学书局诸贤,欲弘扬药师圣典,提倡求生东方胜愿,大心甚可钦佩,但依拙见,唯可普劝众生诵经,持名,至于求生何处,宜任其自然亦可发心诵药师经并持名号,而与本愿无违。因经中谓求生极乐者,命终有八大菩萨示路,又东晋译本云,若欲得生兜率天上见弥勒者,亦当礼敬药师琉璃光佛,如是则范围甚广。可以群机并育矣,略陈拙见,敬乞有以教之幸甚。
药师如来法门一斑(弘一法师)
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王世英记
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师法门的全体,亦只说是法门之一斑了。
一、维持世法
佛法本以出世间为归趣,其意义高深,常人每难了解。若药师法门,不但对于出世间往生成佛的道理屡屡言及,就是最浅近的现代实际上人类生活亦特别注重。如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福寿康宁,所求如意,不相侵陵,互为饶益”等,皆属于此类。就此可见佛法亦能资助家庭社会的生活,与维持国家世界的安宁,使人类在这现生之中即可得到佛法的利益。
或有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无益于人类生活的,闻以上所说药师法门亦能维持世法,当不至对于佛法再生种种误解了。
二、辅助戒律
佛法之中,是以戒为根本的,所以佛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但是受戒容易,得戒为难,持戒不犯更为难。今若能依照药师法门去修持力行,就可以得到上品圆满的戒。假使于所受之戒有毁犯时,但能至心诚恳持念药师佛号并礼敬供养者,即可消除犯戒的罪,还得清净,不至再堕落在三恶道中。
三、决定生西
佛法的宗派非常之繁,其中以净土宗最为兴盛。现今出家人或在家人修持此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甚多。但修净土宗者,若再能兼修药师法门,亦有资助决定生西的利益。依药师经说:“若有众生能受持八关斋戒,又能听见药师佛名,于其临命终时,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往西方极乐世界众宝莲花之中。”依此看来,药师虽是东方的佛,而也可以资助往生西方,能使吾人获得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再者。吾人修净土宗的,倘能于现在环境的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则固至善。但是切实能够如此的,千万人中也难得一二。因为我们是处于凡夫的地位,在这尘世之时,对于身体衣食住处等,以及水火刀兵的天灾人祸,在在都不能不有所顾虑,倘使身体多病,衣食住处等困难,又或常常遇着天灾人祸的危难,皆足为用功办道的障碍。若欲免除此等障碍,必须兼修药师法门以为之资助,即可得到药师经中所说“消灾除难离苦得乐”等种种利益也。
四、速得成佛
药师经,决非专说世间法的。因药师法门,惟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门。所以经中屡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得圆满”等。
若欲成佛,其主要的原因,即是“悲智”两种愿心。药师经云:“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就是这个意思。前两句从反面转说,“无垢浊心”就是智心,“无怒害心”就是悲心。下一句正说,“舍”及“平等之心”就是智心,余属悲心。悲智为因,菩提为果,乃是佛法之通途。凡修持药师法门者,对于以上几句经文,尤宜特别注意,尽力奉行。
假使不如此,仅仅注意在资养现实人生的事,则惟获人天福报,与夫出世间之佛法了无关系。若是受戒,也不能得上品圆满的戒。若是生西,也不能往生上品。
所以我们修持药师法门的,应该把以上几句经文特别注意,依此发起“悲智”的弘愿。假使如此,则能以出世的精神来做世间的事业,也能得上品圆满的戒,也能往生上品,将来速得成佛可无容疑了。
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上所述者,不过是我常对人讲的几样意思。将来暇时,尚拟依据全部经义,编辑较完备的药师法门著作,以备诸君参考。
最后,再就持念药师佛名的方法,略说一下。念佛名时,应依经文,念曰“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不可念消灾延寿药师佛。
二、印光法师(净土法门的第十三祖师,大势至菩萨再来)《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由相用悬殊故,其所受用者,亦复天渊悬殊也。
佛则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渡脱众生为怀,了无人我彼此之心,纵度尽一切众生,亦不见能度所度之相,故得福慧具足。为世间尊,众生则唯以自私自利为事,虽父母兄弟之亲,尚不能无彼此之相,况旁人世人乎哉,故其所感业报。故其所感业报,或生贫穷下贱或堕三途恶道,即令戒善禅定自修得生人天乐处,但以无大悲心,不能直契菩提。以致福报一尽,仍复堕落,可不哀哉。
是则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愍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
众生果能发慈悲喜舍之大菩提心,受持此经此咒及此佛名号,推其功效,尚可以豁破无明,圆成佛道,况其余种种果位,种种福乐乎哉,然在佛心固欲以无上觉道,全体授与一切众生,而众生智有浅深,固不得不随其所乐,令彼所求各各如愿也。
须知药师一经及与佛号,并其神咒,即释迦药师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凡至诚受持者,即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也。
故玉琳琇国师常持此经,及此佛号,以是禅教律净之总持法门。故受持者或生净琉璃世界或生极乐世界,待至豁破凡情,圆成圣智,则直契寂光,东西俱泯,而复东西历然。随愿往生,则与弥陀、药师同归秘藏,是名诸佛甚深行处。
圣聪大师,以心安和尚所书之本,刻板流通,欲令受持者发起正信。祈简明以告之,又此经系唐玄奘法师所译,其八菩萨但举其目,未标其名,说咒一段,又复缺略。后之知识,欲令经义完全,故依七佛本愿经,添入说咒一段,共四百二十八字。依灌顶第十二经,添入八菩萨名,以三经原是一经故也。须知在昔,贝叶唯属抄写,或有遗亡以致译文全缺互异,后人添入深契佛心,故诸注者咸皆宗之,恐以藏本对校,致生疑虑,故略书缘起,以庆完璧云。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月,古莘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反复读诵以上两位高僧论述,末学大汗淋漓。崇敬两位高僧的慈悲度众生之余,更惭愧自己的无知。只感觉药师法门与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一致的,也感觉在弥陀法门盛行的今天药师法门知之者甚少确实是众生的福报不够,于是想致力弘扬药师法门。而对一些已修弥陀法门的人对药师法门的误解以及让更多的佛教信众都能闻到药师佛号方法不多,知识有限。今蒙佛力加被,末学看到两位修弥陀法门的大德的论述,他们早就将此问题讲清楚了,故发出来,让大家共享。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弘一法师)
己卯二月在泉州光明寺讲
药师如来法门大略,如大药师寺已印行之药师如来法门略录所载。
今所述者,为吾人平常修持简单之课仪。若正式供养法,乃至以五色缕结药叉神将名字法等,将来拟别辑一卷专载其事,今不述及。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卧室。若不得已,在卧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时,宜以净布覆盖像上。
药师经,供于几上。不读诵时,宜以净布覆盖。
供佛像之室内,须十分洁净,每日宜扫地,并常常拂试几案。
供佛之香,须择上等有香气者。
供佛之花,须择开放圆满者,若稍残萎,即除去。花瓶之水,宜每日更换。若无鲜花时,可用纸制者代之。
此外如供净水供食物等,随各人意。但所供食物,须人可食者乃供之,若未熟之水果及未烹调之蔬菜等皆不可供。
以上所举之供物,应于礼佛之前预先供好。凡在佛前供物或礼佛时,必须先洗手漱口。
此外如能悬幡燃灯尤善,无者亦可。
以下略述修持课仪,分为七门。其中礼敬赞叹供养回向发愿,必须行之。诵经持名持咒,可随己意,或惟修二法,或仅修一法,皆可。
一、礼敬
十方三宝一拜,或分礼佛法僧三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药师琉璃光如来三拜。此外若欲多拜,或兼礼敬其他佛菩萨者,随己意增加。
礼敬之时,须至诚恭敬,缓缓拜起。万不可匆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
二、赞叹
礼敬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赞偈云:
归命满月界净妙琉璃尊
法药救人天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誓广愿度诸含生
我今申赞扬志心头面礼
上赞偈出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唱赞之时,声宜迟缓,宜庄重。
三、供养
赞叹既毕,于佛前长跪合掌,唱供养偈云: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
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
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
供养毕,或随己意增诵忏悔文,或可略之。
四、诵经
字音不可讹误,宜详考之。
诵经时,或跪或立或坐或经行皆可。
五、持名
先唱赞偈云:
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
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
续云,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琉璃光如来。以后即持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一百八遍。若欲多念者,随意。
六、持咒
或据经中译音持念,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皆可。
或念全咒一百八遍。或先念全咒七遍,继念心咒一百八遍,后复念全咒七遍。心咒者,即是咒中□字以下之文。
未经密宗阿□黎传授,不可结手印。擅结者,有大罪。
持咒时,不宜大声,惟令自己耳中得闻。
持咒时,以坐为正式,或经行亦可。
七、回向发愿
回向与发愿大同,故今并举。其稍异者,回向须先修功德,再以此功德回向,惟愿如何云云。若先未作功德者,仅可云发愿也。
回向发愿,为修持者最切要之事。若不回向,则前所修之功德,无所归趣。今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回向之愿,各随己意。凡药师经中所载者,皆可发之,应详阅经文,自适其宜可耳。
以上所述之修持课仪,每日行一次或二次三次。必须至心诚恳,未可潦草塞责。印光老法师云: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吾人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深味斯言,以自求多福也。
戊寅七月在泉州清尘堂讲
药师法门依据药师经而建立。此土所译药师经有四种:
(一)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一卷,即大灌顶神咒经卷十二,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又相传有刘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一卷今已佚失,或云即是东晋所译之灌顶经。
(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达摩笈多译。
(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玄奘译。此即现今流通本所据之译本。现今流通本与原译本稍有不同者有增文两段,一为依东晋译本补入之八大菩萨名,二为依唐义净译本补入神咒及前后文二十余行。
(四)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义净译。前数译惟述药师佛此译复增六佛故云七佛本愿功德经,以外增加之文甚多。西藏僧众所读诵者为此本。
修持之法具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四种如下:
(一)持名,经中屡云闻名持名因其法最为简易其所获之益亦最为广大也。今人持名者皆曰消灾延寿药师佛似未尽善,佛名惟举药师二字未能具足。佛德惟举消灾延寿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须依据经文而曰药师琉璃光如来斯为最妥善矣。
(二)供养,如香华幡灯等。
(三)诵经,及演说开示书写等。
(四)持咒。
所获利益广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十种如下:
(一)速得成佛,经中屡言之。
(二)行邪道者令入正道,行小乘者令入大乘。
(三)能得种种戒,又犯戒者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四)得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等。
(五)得无尽,所受用物无所乏少。
(六)一切痛苦皆除,水火刀兵盗贼刑戮诸灾难等悉免。
(七)转女成男。
(八)产时无苦,生子聪明少病。
(九)命终后随其所愿往生:
1、人中,得大富贵。
2、天上,不复更生诸恶趣。
3、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大菩萨接引。
4、东方净琉璃世界。
(十)在恶趣中暂闻佛名即生人道修诸善行速证菩提。
灵感事迹甚多如旧录所载,今且举近事一则如下:
泉州承天寺觉圆法师,于未出家时体弱多病,既出家后二年之内病苦缠绵诸事不顺。后得闻药师如来法门,遂专心诵经持名忏悔,精勤不懈,迄至于今,身体康健,诸事顺利。法师近拟编辑药师圣典汇集,凡经文疏释及仪轨等,悉搜集之,刊版流布,以报佛恩焉。
跋
曩余在清尘堂讲药师如来法门,后由诸善友印施讲录,其时经他人辗转钞写,颇有讹误。兹由觉圆法师捐资再版印行,请余校正原稿,广为流布。法师出家以来,于药师法门最为信仰,近拟于泉州兴建大药师寺,其愿力广大,尤足令人赞叹云。
沙门一音